8月14日,立秋已至二候,台风过境后的杭城依旧长夏漫漫。杭州市大关中学教育集团的老师们在暑假末梢一路向北,去黄海之滨—青岛开展为期4天的教学研究活动,以提升教学素养,寻找教育人心底的清凉。

15日上午,我们一行早早来到青岛第四十二中学进行名校驻校研修。 四十二中坐落于市北区中部延安二路,被评为青岛市教育局规范化学校、荣获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全市素质教育年度目标督导检查中连续获优秀等级。学校的办学成效得到社会各界及上级领导的关注与认可。被确定为青岛市对外开放学校,多次接待来自海内外的教育考察团。

步入校园后,目之所及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斑驳的墙体诉说的是厚重的历史,略显年代的教学楼里拥着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教学设施,拥有两个微机室、两个语音室,多媒体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电子图书室、阅览室,高配置的各科实验室。最夺人眼目的是一幢幢灰底建筑印衬下的阅览室——朝阳书舍。书舍墙体以明黄色打底,附以红色渐变,门口立着的是刻有读书名言的茶色水晶圆柱,室内更是沙发、木桌、书架井然有序,由里到外都透着青春的朝气和知识的典雅。这怎能不吸引孩子去静心阅读,追寻知识?朝阳书舍,正其名也。

为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和教育效果,青岛四十二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乘新课程改革之东风,学校加大了课堂教学改革力度,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进展。全体学生在这片沃土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在初三、初二年级开展了数学,英语A、B班分层次教学改革实验,课堂教学针对性更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发展,深受学生的欢迎。

此后我们一行分别参观了青岛市内的代表性人文建筑。我们先踏上的是中山路南端的青岛栈桥。栈桥始建于1892年,伴随青岛建制修筑而成,用于军需物资运输码头,成为了胶洲湾唯一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把栈桥从200米扩展至350米。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1931年10月,困于局势,青岛当局将栈桥延展至400米,可惜7年以后日军又从栈桥登陆侵占青岛......现如今,栈桥上已是人流如织,到处是欢声笑语。栈桥见证青岛百年沧桑后,也可谓是铸剑为犁了。站在桥头的回澜阁极目远眺,海的那头一排方正庄严的建筑正是我们要去的下一个景点—青岛海军博物馆。作为中国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它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馆中的室内展厅通过丰富的史料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海军的起源、发展及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作用。占地20000余平方米武器装备展区则通过实物更为清晰直观的展现海军军备的演变和发展。最令人震撼的还是海上舰展区,鞍山号、鹰潭号、济南号比邻而列,蔚为壮观。作为中国第一代驱逐舰旗舰编号101的鞍山号,还是1953年购置于苏联。六十四年后,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055号驱逐舰已经下水。海军博物馆不远处,是青岛市区的高点—信号山公园。德国侵占青岛后,为指挥进出胶州湾的船只,在山顶部建信号发布台,每天悬挂各类信号标志及气象、风力标志,市民谓之“挂旗山”。1923年始更名信号山。山南麓正是德式建筑的典范—胶澳总督府原址。这座建筑面积达4000余平米的砖石钢木古堡式建筑造型典雅、装饰豪华、色彩瑰丽。站在楼顶远眺,可以看到北面中国海洋大学全貌。相闻海洋大学为德国俾斯麦军营原址,胶澳总督可于宅邸观看德军操练。二十世纪初的青岛竟丧权至此!

晚上我们一行前往五四广场,瞻仰“五月的风”雕塑,感怀先贤事迹,正碰上广场“纪念海军建立70周年”灯光秀。墨蓝的海水映衬下的浮光掠影不禁让我们思绪飘远。远处模模糊糊的海监船影好似125年前的铁甲舰,又像2013年下水的辽宁舰。走在情人坝顶端,左边分布着栈桥、胶澳总督府原址、八大关万国风情别墅区......是青岛的老城区,是昨日的历史。情人坝右手边是奥帆中心、上合组织会馆、五四广场、音乐喷泉广场......是今日的腾飞。真可谓:前日疾风侵桑田,今时碧海照蓝天。恰逢佳日庆胜利,正是中元思先贤。从胶澳到青岛,百年沉浮,几经激荡,不变的是自强求富、伟大复兴的人心。人心的不移确是要一代代的教育积淀。念及此,我们不禁多了几分凝重和责任。

17日下午,我们告别青岛,乘上归杭的列车。漫长的七个半小时车程让我们有了的思考和讨论的余裕。青岛的腾飞在于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下的文化包容和开放心态。而大关中学教育集团何尝不是在“让每一个孩子收获成功”理念下,百花齐放,让学生各展其才呢?只是教育之路还是雄关漫道,其修远兮,有赖于教育人上下求索的执着和勇立潮头的坚韧。